纺织业衰退背景下的面料之争
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各种轻盈、色泽艳丽,而且不怕水洗起皱的衣物,正在衣橱中增加。而它们中的一大部分都拥有一个共同点,即非全棉衣物。
“由于价格低廉,加工方便等众多原因,自1960年代以来,合成纤维的利用不断增加,天然纤维已经丧失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在一份联合国粮农组织向本报提供的声明中,如是带出这场只见霓裳,不闻硝烟的衣物原料之战。
占据天然纤维市场85%甚至更高份额的棉花,成为狙击合成纤维继续攻城略地的不二之选,然而,这将是场苦战。“在美国,棉花已经自35年前遭受合成纤维的冲击中恢复过来,占据六成份额,但在全球范围,棉花的市场份额,正在一路下跌。”5月18日,美国陆地棉研究和推广组织,美国棉花公司(Cotton Incorporated)总裁兼CEO J. Berrye Worsham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从过去30年的中长期眼光看,棉花的价格基本没有显著变化。这意味着与合成纤维进行价格竞争,并不现实。
“我们的战略是,要从根本上建立一个更洁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棉花产业链,这才是天然纤维的优势。”Worsham说。然而,来自产业链的意见却牵涉复杂的经济考量。
止跌药方?
“棉花仍然是主要的衣物面料,约略估算,全球47%的面料是棉质的,而我们的大对手,化纤已经占据了四成左右的份额。”美国棉花公司产品开发与推广部执行总监Mike Tyndall如是对本报记者描述面料市场的“战况”。
之于棉花,这代表着市场环境的恶化。根据美国棉花公司的统计,1960年,棉服装和家纺织物占全部纺织品零售额的78%,但由于合成纤维的出现,至1975年该比例下降至34%。
其它自然纤维的遭遇,从侧面说明了情况可以更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聚丙烯纺织品和绳线已占领了剑麻市场的一半以上,沉重地打击了剑麻在坦桑尼亚、中国和墨西哥的生产。其中,在1998年,长期依赖剑麻作为主要外汇收入来源的坦桑尼亚,其剑麻产量已下降到不足1964年高峰的一成。
“价格原因,是棉花在过去一段时期,在全球范围内丧失份额的主要原因。”Worsham说。纺织网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棉花较涤纶短纤贵4000元/吨,较粘胶短纤贵6500元/吨。
经济危机进一步为棉花消费的回暖制造重重障碍。“棉花的消费增长,对全球GDP的走向十分敏感,以此判断,今年全球的棉花需求可能下跌高达一成。”Worsham判断说。
花了13年时间,帮助美国棉花消费止跌回升的美国棉花公司,希望在当前环境下再次祭出当初的杀手锏——对棉花的形象进行再包装,吸引流失的消费者,而这次,他们选择重新确立棉花作为环保的衣物面料这一定位。
这也正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交的处方。在解释为何将今年定为“国际天然纤维年”时,该组织称,国际天然纤维年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天然纤维的形象,强调其对消费者的价值,使其能与合成纤维进行有效竞争。
纺织业的难题
来自设备和技术提供商的数字,的确支持了美国棉花公司的观点。
“传统的染色技术使用水在机器中运送织物,而一种新技术可以用空气来运送织物。这将帮助我显著减少用水量——用传统方法在传统机器里染一件普通T恤,需要消耗200升水;用空气运送技术和气流染色机,你只需要50升水。”立信公司销售代表Tony Jones说。据悉,棉纺织品加工所消耗的85%水来自于湿加工,主要就是染色和后整理。
然而,环保技术能成为棉花行业救世主的论调,听起来仍是悖论。Worsham承认,相对于销售商,上游的棉农和中游的棉料加工制造业长期缺乏议价能力,而经济危机还令所有衣物纤维的价格下跌,“上游的棉农和中游制造业,此时需要的是紧缩成本”。而投资于更环保的棉线生产设备并不便宜。对此,Tyndall表示同意。
“当然,这需要很大一笔初期投资。”6月1日,香港中央纺织有限公司董事吴柏年对本报解释称,一般新的环保设备回报期约为3-5年,投资的确要慎重。“但坦白说,这是在假设能源、水以及化学品的价格保持不变,所以大家觉得不划算,但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否真的会不再上升?假如要素价格上升,我认为甚至会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投资回报。”
“包括孟山都在内的种子公司,在过去已经完成了对棉花品种的基因改良,在拥有抗虫害基因后,由于不必再使用化学杀虫剂,棉花作为一种粮食作物的功能得到恢复(注:其种子可食用,棉花在美国也被归类为粮食作物),而更抗旱、耗水更少的品种,也可能会在10-20年内出现。”Worsham对此表示,棉花产业上游的种植业,已“交了作业”,现在,是中游的纺织厂商展示其是否愿意提升竞争力的时刻。
选择逻辑
“眼前我们需要的,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纺织企业,能聆听我们在美国的经验,希望他们能加入提升棉花产业链环保竞争力的行列,因为包括中国、东南亚、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内的大亚洲区合计约占全球纺织产能的76%。”Tyndall道破该组织高层率领一众来自欧洲与日本的纺织设备与技术提供商,在5月到访香港的用意。
“挑战在于,消费者一般不会为更环保、但成本更高的产品买单。”Worsham承认,零售商间的激烈竞争,也令他们不愿意接受供应商的提价。
因此,在纺织网主编汪前进看来,选择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中升级棉纺织业的设备和技术,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过于冒险。
棉花反击战:纺织业衰退背景下的面料之争
“对于纺织企业而言,要看到新设备的收益,需要较长的过程,而现在其盈利空间已经非常狭窄,中美消费者的基本面也存在巨大差距,美国消费者也许已经开始关心他们身上穿的衣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但中国消费者,很可能无力支付额外的高成本。”何况“在中国,棉花的消费量相对合成纤维一直保持稳定,产业上下也缺乏变革的必要性”。
但包括香港中央纺织有限公司以及联业制衣等较大型的香港纺织企业和代工厂商,仍然选择下注消费者和零售商将会倾向购买更环保的衣物。在约一年前,包括上述企业在内的25家香港纺织企业成立了“时装企业持续发展联盟”,吴柏年称,这是必然方向。
“跨国零售商已经开始检讨其供应商是否符合环保标准,也许他们(零售商)仍不会在短期内就价格问题向供应商让步,但供应商此时则要取舍,究竟是主动迎接挑战,还是被动应对日后的局面。”吴柏年说。不过,据记者了解,一些大型的香港纺织企业,目前仍未加入该联盟。
文章TAG:纺织业衰退背景下的面料之争
- 上一篇:竹炭无纺布抗病毒
- 下一篇:创造军人未来生活新奇迹 汉麻!!!
- 2010-09-20纺织业衰退背景下的面料之争